谱写新时代宪法实践新篇章——写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

快报
2023 12-12 00:00:00
分享
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致力于谱写宪法实践新篇章。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这一天提醒我们宪法作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法,也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倡导宪法完善发展、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并让全党全社会宪法意识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果丰硕。经过实践证明,我国宪法不仅推动国家发展进步,还保证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更是保障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好宪法。 未来的新时代,我们要夯实宪法之基。在2023年3月10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大礼堂,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在宪法庄严之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举拳宣誓。他向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郑重宣誓,要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这一宣誓场面,展示了党和国家*高领导人对宪法的尊崇与践行,成为亿万人民心中的不朽记忆。 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精神,致力于夯实宪法之基,谱写宪法实践新篇章,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宪法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总括性、原则性、纲领性、方向性,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

习近平总书记曾坚定表示:“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全面纳入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轨道,把实施宪法提高到新的水平。”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确保我国宪法发展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的领导,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重大决策,如设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积极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等。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夯实国家长治久安制度根基,必须推动宪法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

2018年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通过宪法修正案,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充实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内容,确立国家监察制度等。宪法修改完善有力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夯实了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根基。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对宪法制度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深化——

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始终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必须始终坚持宪法的国家根本法地位;必须始终坚持宪法实施与监督制度化法规化;必须始终坚持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宪法。

2022年1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署名文章《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提出了“七个必须始终坚持”,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供了根本遵循。

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动国家的发展进步,党的二十大强调,要更好地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新时代新征程,必须以更坚定的信心、更强的决心、更大的力度始终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推进宪法理论和宪法实践创新,夯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宪法之基。

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

“通过!”

2020年5月28日,人民大会堂热烈地响起了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诞生。

翻开这部新中国**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条就明确规定:“本法根据宪法制定。”

民法典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要成果,不仅以宪法为立法依据,更将宪法所规定的所有权、财产权、继承权、人格尊严等内容,通过立法予以实施,成为“新时代人民权利宣言书”。

宪法权威在于實施,而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采取的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措施和制度,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提供了制度保障。

通过宪法修正案、编纂民法典、制定外商投资法、国家安全法、英雄烈士保护法、爱国主义教育法等法律,加强了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的立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宪法实施更加有效。

修改或制定与宪法实施密切相关的选举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组织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立法法、监察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法律制度,使其与时俱进、保障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制定国歌法、修改国旗法、国徽法,以维护宪法确立的国家重要象征和标志的尊严;制定实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确保“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实施宪法规定的特赦制度等,有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党长期执政能力,充分彰显宪法的重要作用。

宪法实施必须进行宪法监督。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来保证宪法的实施,并加强宪法监督,维护宪法的尊严,把实施宪法的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

对于地方法规中规定的“停车人应当按照规定缴纳道路停车费用,逾期未缴纳的进行催缴同时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这样的条款,公民曾就其审查建议提出。在此情况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请规定制定机关说明情况,请执法部门公布实施情况,同时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走访居民……*终,制定机关对相关规定进行了修改。

这一事件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加强合宪性审查工作、提高备案审查工作的质量,旨在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国家法治统一。

要主动审查所有提交备案的各类法规、司法解释和特别行政区本地法律;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认真研究处理公民和组织提出的审查建议,实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

建立健全合宪性审查工作机制,全过程、常态化地对立法修法进行合宪性审查;及时回应并妥善处理统一城乡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等社会关切问题,确保法律法规和政策举措符合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和宪法精神。

以法为纲,循法治国。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已加强对宪法的实施和监督,健全了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地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的权威。

宣传宪法知识,践行宪法精神

在杭州西子湖畔,参观者络绎不绝地涌进“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听众认真聆听我国宪法制度和实践的讲座;而“宪法进农村”、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专题展览等普法活动也在全国各地举行……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各种形式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在热火朝天地展开。

建立全面、多层次、覆盖广泛的宪法宣传教育体系,是塑造尊重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等良好氛围的关键所在。

2014 年 11 月 1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将每年的 12 月 4 日确定为国家宪法日。

国家宪法日设立的十年,见证了普及宪法知识、践行宪法精神、培育宪法信仰的历程。全面发力,坚持知识普及、理论阐释、观念引导,以“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和各类重要纪念设施为载体,推动宪法宣传教育深入到机关、课堂和社会中。

——着力于“关键少数”,通过实施宪法宣誓制度,加强普法教育,组织培训和考核等方式,让领导干部更好地学习宪法和法律,保持敬畏之心,严格依法行政。例如,辽宁大连专门安排宪法法律课程,为领导干部开展测试,强化学习效果;福建在宪法宣传教育馆中设立宪法宣誓厅,为开展宪法宣誓提供支持。

为了增强宪法意识,创新宪法宣传教育形式和载体,我们需要聚焦青少年和网民等群体。各部门纷纷策划制作了多种全媒体直播产品,例如“‘云’上看法院,法治在身边”和“AI检察官在‘宪’解答”,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强化宪法意识。教育系统也不遗余力地推行“宪法晨读”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连续十年,并且有约120万所学校和2.6亿师生参与其中。全国学生也在参与“学宪法, 讲宪法”的系列活动和传唱《宪法伴我们成长》歌曲中体验到了学习宪法的魅力。

为了在群众身边筑牢常态化宪法宣传阵地,我们还需要抓好宪法纪念展馆等重要载体。浙江省根据当地特色,建成了400个宪法主题宣传公园和场馆。北京市投放了宪法公益宣传片于地铁主要线路。南京市和深圳市等地也建设和使用宪法公园等公共设施,以增强群众的学习宪法和了解宪法的意识。

通过扎实有效的探索实践,我们让宪法精神在广大干部和群众心中深深扎根。一系列重要安排和部署也为提升宪法理论和实践的说服力、影响力明确了目标和任务。

中央颁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通过不懈努力,宪法法律权威进一步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日益浓厚……”的总体目标。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更是强调提高宪法宣传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在即将于2024年元旦起施行的爱国主义教育法中,宪法和法律也被列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内心深处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内心真诚的信仰。

在新时代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坚定有力的措施,注重长期持久的工作,以推动宪法深入人心,使其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迎接新的挑战,我们将努力传承宪法的精神,全力推动宪法的实施,更好地发挥宪法在治理国家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保障。(记者熊丰、刘硕、齐琪、白阳)

The End
网站介绍,适用于多行业站点,您可以在后台>全局配置>定制标签>站点介绍中进行修改此区域内容。